COTTON-SIM仿生棉生产主要工艺参数分析
纺织用涤纶有色短纤的生产,主要通过原液着色或纺前着色技术实现,其颜料选择、生产工艺及含量控制如下:
一、生产工艺流程:
原液着色法(主流工艺)
颜料预处理:将颜料或色母粒与PET切片(或熔体)混合,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,制成着色均匀的熔体。
纺丝:着色熔体经计量泵、喷丝板挤出,冷却固化后牵伸、卷曲、切断,形成有色短纤。
优势:色牢度高(4-5级)、分散均匀,适合大批量生产。
纺前着色法
在纺丝前将色母粒与基料按比例混合,直接进入纺丝流程。
适用于小批量、多品种生产,灵活性高。
二、颜料选择:
无机颜料:类型:钛白粉(增白)、炭黑(黑色)、氧化铁系列(红、黄、棕)。
特点:耐高温(>280℃)、耐光性好,但色彩饱和度较低。
用量:0.5%-5%(如钛白粉常用1-3%,炭黑0.5-2%)。
有机颜料: 类型:酞菁类(蓝、绿)、偶氮类(红、黄)、蒽醌类(红、紫)。
特点:色彩鲜艳,但需选择耐高温型号(如酞菁蓝耐温≥260℃)。
用量:0.1%-3%(高浓度可能影响纤维强度)。
色母粒: 预分散颜料载体(载体为PET或低熔点聚酯),颜料含量通常为20-50%。
添加量:1%-10%(根据颜色深度调整)。
三、颜料含量控制
:
浅色纤维:0.1%-1%(如浅粉、浅蓝)。 中深色纤维:1%-3%(如红色、蓝色)。
深色/黑色纤维:3%-5%(炭黑用量可能更低,因遮盖力强)。
特殊效果:金属氧化物珠光粉(1-2%)或荧光颜料(需特殊处理)。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
:
分散性:颜料需经超细研磨(粒径≤1μm)并添加分散剂(如聚乙烯蜡)。
耐温性:涤纶纺丝温度270-290℃,颜料需耐受高温且不分解。
纤维性能:过量颜料(>5%)可能导致断裂强度下降,需平衡色彩与物性。
五、环保要求
:
禁用偶氮染料(如含24种受限芳香胺的品种),符合OEKO-TEX或REACH标准。 推荐使用环保无机颜料或通过生态认证的有机颜料。
通过优化颜料配比和工艺参数,可生产出色泽均匀、性能稳定的涤...
会员内容
- Related reading
- Global Perspective | 市场观察:印度棉价持续反弹几个因素分析
- Innovation and invention | 创新:从气流纺到环锭纺 纺织企业以技术革新重塑产业竞争力
- Industrial Cluster | 产业集群:新疆棉田遭遇“天灾”叠加“虫患”单产或降5%-8%。
- Foreign trade information | 特朗普“征税信”点名8国20-50%税率针对其不确定性因素直接以下服装和棉花出口冲击
- Association dynamics | 多元共创·时尚焕新:2025中国时尚科技创新峰会圆满落幕
- Wealth story |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一行调研岱银集团,点赞国际化+智能化双突破
- I want to break the news. | 香奈儿2025/26秋冬高级定制服系列发布会圆满落幕
- Listed company | 试试公司:太平鸟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减公告
- I want to break the news. | 芦淞龙泉(服饰)产业园开工,预计总投资20亿元
- Business management | 纺织服装是安康市支柱产业